中国模式日第一天,综艺、剧集、网络视听等领域有诸多影视数据报告发布,多个主题论坛举办。身处一线的亚博体育官方下载行业精英集体发问:“下一个爆款在哪?”
6月11日,由第23届上海电视节、世熙传媒主办,《广电时评》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模式日在上海举行。本届模式日以“构建中国模式新维度”入题,集功能性、实用性、多元性、生态性为一体,设置行业报告、模式速览、小组座谈、一对一会谈等板块,对接当前电视业最热门的议题。
数据:综艺、剧集、网络视听新趋势
电视大屏、网络视频、手机视频和短视频,共同架构起中国影视业当前的“大视频”产业。《广电时评》在过去一年中深度追踪报道了中国各类视频内容市场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积累了诸多一手数据和资料,并于中国模式日期间进行发布。
模式日首场论坛,《广电时评》主编高琦总结分析了2016年及2017年一季度视听内容市场的概况,并从中剖析大视频时代的发展趋势,完整的一手数据和研究报告首度在论坛上现身。
>>>电视综艺的内容特征和趋势
高琦将现阶段综艺节目的内容特征概括为合家欢、原创、文化和价值观4个关键词。他亚博体育投注入口表示,从2016年到2017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整个综艺荧屏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成为重要的创新方向。“为综艺赋能,搭载复合价值”成为当前综艺生态的关键路径。
面对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高琦总结了3个政策指向:一是走大众化的创作方向,关照普通人,采用星素搭配;二是注重价值化呈现,为节目注入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三是注重模式化发展,以期实现流程工业化、制作专业化和传播规律化。
谈到电视综艺市场的发展趋向,高琦总结为建构、连接、智趣和精工4个词。
建构:建构理念、建构人物关系、建构情境。案例:《极限挑战》。
连接:情感连接、互动连接。案例:《见字如面》。
智趣:智力很有趣,烧脑、悬疑。案例:《脑力男人时代》。
精工:大投入精制作,技和艺的匹配。案例:《挑战不可能》。
>>>电视剧的内容特征和趋势
2016年中国电视剧市场数据概貌
11亿:复合渠道电视剧观众规模达11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剧观众。
14721集:电视剧总产量329部、14721集,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
80%30%:电视台2416家、视听网站260余家,电视剧播出量分别占电视台和视听网站播出总量的30%和80%以上。
5117.7亿:全网11431部电视剧总点击量达5117.7亿次,其中国产电视剧5118部、点击量4394.5亿次,占比85.86%。
130亿:国内销售收入23亿美元;版权收益33亿美元;电视广告收入63亿美元;中国电视剧市场总体规模130亿美元。
高琦表示,回顾2016年国剧市场,当代题材占比半数以上。这类电视剧根植现实生活、印证当下,反映民众关切、抚慰心灵,并与政策的导向密切相关。
“电视剧市场也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IP、周播、长剧和国际合作。”
2016年影响力榜单排前一百名的影视项目中,网络小说IP的影视改编占比逾六成。传统原创编剧项目所占比例大幅下降,漫画改编影视也成为新的内容增长点。
高琦补充,IP剧也需警惕供需矛盾激化带来的IP价格虚高,IP噱头、炒作以及唯流量论对冲价值取向几大问题。
目前,政策倡导电视剧的国际合作,包括共同创作、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播出。高琦透露,相关政府部门正在拟定“未来五年电视剧‘走出去’计划”。目前,几部对接欧美市场的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如《漂》《孙子兵法》《三色镯》《长河落日》等。
>>>网络视听生态
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市场数据概貌
618档:2016年各大视频平台推出网络综艺618档。
120+档:预计2017年主要视频网站自制综艺数量超过120档。
269部:六大网络平台预播剧269部,其中自制剧119部。
609亿:在线视频市场规模609亿,其中用户付费117亿,占比19.3%,广告收入占比54.9%。
1000亿:预计今年在线视频将突破800亿元规模,明年突破1000亿元规模。
高琦认为,中国当前的网络视听生态已经形成包括广告、付费、出版、发行、衍生、电商等在内的多元变现手段。今后,网络视听内容的“玩法”也将不断升级。
“内容行业的变化,才刚刚开始。”高琦这样总结。
中外综艺市场解读
全球综艺市场都在呼唤“下一个爆款”,行业对全球综艺模式市场的复兴充满期待。中外综艺正在面临哪些挑战?在“2017全球和中国综艺市场的真实温度”论坛上,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侃,世熙传媒总裁、CEO刘熙晨,C21 Media高级主编Ed Waller和FremantleMedia Group全球娱乐研发制作高级副总裁Dug James ,一同对中外综艺市场的发展趋势加以解读。
>>>中国综艺市场的发展
彭侃认为,当前电视业正呈现出整体的下行趋势。
“2016年,中国观众人均电视观看时长下降到历史最低值,约155分钟;电视广告投放连续三年明显下滑,2016年总体投放额下降3.7%,广告时长减少了4.4%。”
相比大传播环境的变化,综艺对于电视业的提振作用显著。“去年,电视综艺的产量、时长、收视率和收视份额都在上涨,网络综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彭侃认为,综艺节目市场未来还将处在快速发展状态之中。“相比其他亚博足球官网内容形态,综艺节目有更强的广告吸附能力,反而能受到各大平台持续性的青睐。”
“过去两年,各种社会资本大量涌入行业,使得综艺节目市场发生明显的变化。”彭侃从两个方面总结了这种变化态势:其一,综艺节目制作公司数量飙升。目前,我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14389家,较2016年增加4157家;其二,导演、制片人纷纷“下海”,使得制作力量渐趋碎片化。在彭侃看来,这也是爆款节目越来越难出现的重要原因。“成熟的大规模的制作团队,成为行业稀缺资源,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成为当务之急。”
彭侃表示,当前音乐类与户外真人秀依然是最热门的两大节目类型。未来,节目类型将更趋多元化,生活方式类节目走热,文化类、科学类等契合政策导向的节目也将成为新的布局重点。
>>>“好的模式全世界都缺少”
这两年的国际市场,节目模式的发展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新模式少、大模式少。
Ed Waller表示,与中国电视业的现状相似,英国的年轻人也正在疏远电视,转向在线平台收看视频内容。原来电视平台中的优质节目和模式,也陆续迁移到了在线平台播出。“电视综艺节目正面临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困境。主要的问题是:第一代热门节目已经在走下坡路,虽然还在播出,但受欢迎程度不比从前。”
在Ed Waller看来,目前国际上的模式开发者和销售者对全球模式的判断,基本仍是遵循“热点节目追踪”的取向,因为优质模式的数量越来越少。
Dug James 对于当前综艺发展的“瓶颈”也有自己的观察,“我们已经有了正在热播的成熟模式,还有部分新兴的小型节目模式。但是,作为市场主流的中间体量节目模式很少。”
刘熙晨从中国市场的视角对模式节目的当下发展态势总结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模式就是研发能力的一种表现。“如今我们缺少好的、大的模式,但这实际上是全球电视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外乎其中。未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共同促成全球模式市场更为成熟的体系,令更多优质模式涌现出来。”
>>>下一个爆款在哪
“我们做模式研究,经常被问到‘下一个爆款模式在哪’的问题。”彭侃在论坛中抛出这个问题。随着观众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在大众市场中出现爆款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综艺节目会步入细分时代,在垂直领域中研发爆款,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刘熙晨也分享了对爆款内容的思考,“谁都希望制造做爆款,但这需要我们有更多研发和制作上的投入。头部内容可遇不可求,每一个爆款都是不可预见的,甚至是不可复制的。”
“如果总是追着爆款不放,心态的急功近利反而容易令我们错失爆款。”刘熙晨认为,在看待所谓的爆款时,应该用更为平和的心态和更为长久的发展思路加以审视,这才是中国综艺节目的未来。
在另一场论坛中,《火星情报局》的出品人李炜也提出了缔结爆款内容的另一个有益视角。在他看来,做好内容必须要有好团队。“我们十分在意团队的内容提案能力、制作能力和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节目有品质地被生产出来。”同时,李炜也表示,节目模式要创新,“跟随”永远出不了爆款。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